在黎民信仰中风狮爷又是风神的化身,中国闽南民间对风神又称风伯。民间信仰中另有掌风的神名飞廉。风爷拥有百兽之王狮子的武勇,又有风伯飞廉的神威,造型有像人直立,有似狮形蹲踞,双眼圆瞪,裂嘴露齿,手持令旗帅印,抱葫芦,兇猛威武,具有制风沙,镇路,挡煞避风災,因而尊称为爷。因为金门四面环海,弧悬海中,每到秋季,常有颱风,看似无风,但常有飞沙走石,让人惊慌失措的风害!以致有【沙溪七里口,无风沙自走】。风狮爷是金门守护神,有石雕,泥塑或水泥灌模,据金门文史工作者说,金门有72尊风狮爷和22尊石狮爷分布在57村落。

      今天风狮爷已经成为金门一种独特的观光资源,岛上林立的风狮爷,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信仰文化,也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镇风止煞的功能反映了金门地区曾经缺乏林木而饱受风沙之害的历史,从镇风之神转变为具有趋吉避凶等多元功能的聚落守护神,则具体呈现了在社会环境变迁下的宗教转型。岛上的风狮爷造型颜色各有不同,展现凋塑艺术之美,彷人立姿的造型更为其他地方所罕见,是金门地区十分珍贵的文化资产。

 《柔佛州金同厦版风狮爷》2014年6月由时任青年团团长張迎煌乡贤构想下而衍生,其目地是希望各地的乡亲从中了解家乡的文化,提高同乡对本会馆的认知及了解传承祖籍文化的重要。同10月在本团副团长许贤强乡贤精心构思并带领青年团理事亲自以手工制作而成。

  风狮爷面谱是用一个约24吋的竹篮做为骨架,表面以一层层的报纸覆盖并加上布料加固,随后在纸面涂上白色漆料打底,在绘上风狮基本构图,最终上色,整个过程耗时三天完,为了迎合金门岛内风狮爷各异的形态,每幅面谱的颜色搭配各有不同,五颜六色绚丽夺目;而竹篮及铃铛则是特別从中国订购,铃铛更是精心挑选,表面刻有风调雨顺字眼和狮子的纹路,象征吉祥。

 

 

2015本会首次以风狮爷面具舞动第15届峇株巴辖华团农历新年庆典大游行,即获得庆典工委会肯定,获颁最佳游行节目呈献奖,最佳游行节目创意奖及庆典游行总冠军三料冠军荣228日特恭请本会会务顾问郭洙霜乡长及本会会长郭明发乡长为柔佛州金同厦会馆风狮爷文化培训访进行推介礼,以大力推动小乡亲学习及延续风狮爷文仪传承使命。在金门县时任县长陈福海乡贤于201512月赠送一对Q版风狮爷与金同厦风狮爷结合后,本会立即2016118日成立风狮爷鼓乐培训班积极推广此文化特色,成为柔佛州金同厦会馆独特大小风狮爷队伍,配合传统的闽南歌乐锣鼓钹等五项乐器,加上现代化音乐和舞动,训练有素,经常出队呈献表演。

  迎接2018年第11届世界同安联谊大会,本会特地安排大小风师爷队伍参与表演,获得海内外众嘉宾赞赏好评成为了全国注目的交点。更令本会引已为荣的是,在理事们的督导及小乡亲们的努力下,这22头风狮爷多年来参加峇株华团联合举行庆新春花车游行队伍表演,协助荣获10(2011-2020)蝉连游行队伍冠军殊荣。

  在一系列的活动及竞赛中获得无数赞誉及荣耀,并于2019获得RTM2大马电视台拍摄录制金同厦招牌风狮爷队伍表演花絮及制作专访,同时也获得国内知名报社星洲日报专题报道可见它确实是个备受关注及获得肯定的作品。

 

1风狮爷是金门守护神,有石雕,泥塑或水泥灌模,分布在金门57村落。

2副团长许贤强乡贤带领本会青年团于20146月理事,亲手制作柔佛州金同厦会馆版风狮爷面具。

3由妇女组主席温秀琴、青年团团长张迎煌、本会会长郭明发、会务顾问郭洙霜署理会长陈期惠、青年团署理团长何明忠进行柔佛州金同厦会馆风狮爷文化培训访推介礼仪
42015124日,由本会署理会长陈期惠乡长率领理事前往金门县政府接领,由金门县县长陈福海阁下代表金门县政府赠送本会一对Q版风狮爷。
5Q版风狮爷在每一次活动都派上用场,受到友族的爱侍,每每都成为瞩目的交点。
6)为力求创新及附与多元的呈现方式,在每次演出都增加新元素,使文化与创意交融。
7)本会于2017年组团回程金门参与迎城隍庆典游行,将创作的理念回归根源。

82019获得RTM2大马电视台拍摄录制金同厦招牌风狮爷队伍表演花絮及制作专访